招生考试网
学历类|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|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
资格类|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|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
工程类|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
计算机|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| 书画等级 驾驶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证员 地图 专题内容 考试资讯
 招生考试网 - 考研 - 考试大纲 - 英语大纲 - 正文

2013考研英语(2)大纲翻译部分没有发生任何变化

来源:2exam.com 2012-9-14 20:09:32

2012年9月14日,《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(二)考试大纲》公布,与去年英语(二)大纲相比,今年的翻译部分没有发生任何变化。

  一、大纲解析:

  在形式和句式上,要求翻译150词左右的一个或几个段落,较英语(一)翻译五个划线句子,连贯性强,使得理解更容易;由于英语(二)的翻译部分属于段落翻译,而英语这门语言的在行文的上具有长短相间的特点,这便降低了英语(二)翻译部分整体上的难度,使得句式不像在英语(一)中那样,五句话句句长难句。在体裁上,考查考生理解所给英语材料并将其译成汉语的能力,内容上较为生活化,,涉及很多生活领域中的知识,对于考生来说,更加易于理解和把握。在分值上,满分为15分,根据文章相关部分的具体情况分配。

  相对于英语(一)翻译部分考察要求,主要在于表达方面。英语表述逻辑和汉语有差别,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语言转换时,需要借助翻译技巧。常见的句子翻译技巧很多,包括长句化短,语序的调整,被动语态以及各类从句的翻译等。考生们只需要满足大纲中提供的六字翻译标准,即“准确、完整、通顺”。如果说理解是在原文中选义的过程,那么表达就是在译文中选词的过程,即在译文中寻找最恰当的表达方法。

  经历三年的考查,考研英语二翻译的难度浮动趋于稳定,一般没有大范围的难度浮动,对于在英语二中“性价比”相对高的题型,各位考生要重视这15分,按照老师的指导科学地备考完全可以达到考研的要求,拿到理想的分数。

  二、复习资料

  从前三年考查的情况来看,英语(二)翻译部分在整体上,难度比英语(一)要低很多。但由于可供参考的真题只有三篇,所以复习备考时,建议考生以英语一的真题为主,将近10年英语一真题翻译中的长难句反复练习反复巩固,即使不能做到面面俱到,只要将英语一当中出现的考点及译法融会贯通;而鉴于英语(二)为段落的翻译,各位考生可以练习翻译英语(二)真题其它题型部分的段落,在翻译的过程中把握长难句,以及段落内部的整体连贯性。

  三、复习重点

  翻译是一个考查基本功的题型,也是直接考察词汇和语法的一个题型。各位考生应当真真正正地将翻译部分的复习与练习落于笔头之下。

  (一)词汇

  考生要加强对于考研英语高频词汇的复习与巩固,考研翻译的单词基本都出现在高频词里,而高频词的问题在考研英语二里更为明显。一旦高频词不会,同时又是主题词的话,就会在文章里出现连带的错误,也会在考场上极大地打击考生信心。考前一个月突击时,考生应当反复复习高频词,不能出现任何纰漏。

  (二)句法

  句法方面,长难句在考研英语二翻译中的难度低了很多,出现频率也不高。另外在英语(二)的大纲之中,明确列出了考查的语法知识点:(1)名词、代词的数和格的构成及其用法;(2)动词时态、语态的构成及其用法;(3)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和使用;(4)常用连词的词义及其用法;(5)非谓语动词的构成及其用法;(6)虚拟语气的构成及其用法;(7)各类从句(定语从句、主语从句、表语从句等)及其强调句型的结构及其用法;(8)倒装句、插入语的结构及其用法。

  (三)翻译的基本方法

  考生在掌握以上语法知识点、准确把握理解句子之后,应当掌握一些基础考点的翻译方法,否则很难用通顺流畅的汉语进行表达,因此,考生应当掌握和熟悉英汉语言的主要差异,学习基本的翻译方法,比如定语从句等各种从句的翻译方法、非谓语动词的翻译方法,以及插入语的位置、被动语态的表达、语序的调整等等。这样才能使表达符合汉语语言习惯,才能使译文流畅,达到大纲“准确、完整、通顺”的要求。


  • 上一个文章:

  • 下一个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    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    推荐文章
  •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
  •  


   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导航 |
    闽ICP备06019773号